RCEP协定的内涵与人民币国际化
导读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作为中国参与并积极推动的迄今覆盖范围最广的自由贸易协定,应在区域要素资源整合和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币澳国际。区域合作可以通过开放效应、规模效应、规制效应、配置效应和虹吸效应等对货币国际化产生影响。当前,不少国家意图在美元之外寻找其他可能的便利支付工具和安全储备资产,国际货币格局正处于调整之中。在RCEP框架下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既具有必要性也具备可行性。随着RCEP实施效果的逐步显现以及未来向更加机制化的方向发展,RCEP理应成为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重要机制平台。
作者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课题组
01
RCEP协定的主要特征及内容
(一)RCEP协定的主要特征
特征一:RCEP自贸区是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区
RCEP自贸区共包含有15个成员,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5国以及东盟10国,从GDP、人口、贸易总额三个方面看,均约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币澳国际。
特征二:RCEP协定中各成员国差异巨大
将RCEP的15个成员汇总可知,除了5个发达国家和7个发展中国家外,RCEP成员国还包括柬埔寨、老挝和缅甸这3个欠发达国家币澳国际。成员不仅在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而且在制度、法律、文化和发展理念等方面也截然不同。
特征三:RCEP协定仍有待完善
与CPTPP等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边境后规则相比,RCEP在原有的 “东盟+1”基础上整合形成,虽然也制定了边境后规则,但标准相对较低,仍主要关注货物贸易以及贸易投资便利化等内容(图1)币澳国际。
展开全文
图1 RCEP协定主要特征
(二)RCEP协定的主要内容
1 RCEP协定的内容框架
RCEP的内容由20个章节和4个承诺附件构成币澳国际。20个章节分别为:初始条款和一般定义,货物贸易,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和贸易便利化,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贸易救济,服务贸易,自然人临时移动,投资,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竞争,中小企业,经济技术合作,政府采购,一般条款和例外,机构条款,争端解决,最终条款;4个承诺附件分别为关税承诺表、服务具体承诺表、服务和投资保留及不符措施承诺表以及自然人临时移动具体承诺表。鉴于成员差异,RCEP对很多条款都采取了差别化对待。比如在海关程序和贸易便利化方面,规定了5年内不等的执行承诺的期限;在知识产权方面,规定了15年内不等的特定缔约方过渡期;在竞争方面,规定了对文莱、柬埔寨、老挝和缅甸的适用附件。
2 RCEP协定的诉求与主题
由于RCEP是由东盟主导的,且基于“东盟+6”的自由贸易协定框架,协定内容基本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诉求和较强的主权意识币澳国际。RCEP包括18个议题,其中与货物贸易相关的议题包括6个章节,服务贸易、投资以及争端解决等章节主要是传统FTA的议题。虽然RCEP增加了知识产权、竞争政策、电子商务、政府采购等新议题,但在标准一致化、竞争一致化和监管一致化方面的规制融合措施涉及不多。
(三)RCEP与CPTPP的内容比较
与由日本牵头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相比,RCEP规则标准较低,在一体化程度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币澳国际。受篇幅所限,本文仅列出双方部分对比内容,详见原文。
1 传统贸易方面对比
在货物贸易方面,RCEP实现货物贸易零关税产品整体上超过90%,最迟10年内关税需降至零,保留一定的农产品配额,无纺织品与服装章节币澳国际。CPTPP则指出成员应将99%的贸易品减让至零关税,且多数成员在协议生效时零关税贸易品所占比重达86%,统一标准的关税取消规则,任何成员的关税减让承诺与关税优惠都将自动赋予其他所有成员。此外还设立专门纺织品与服装章节,取消绝大部分纺织品与服装的关税,提出促进区域内供应链和投资融合,列出短缺清单,以提高成员在使用原产地规则方面的灵活性,其宗旨是保护区域内发达国家的纺织服装业。
在服务贸易方面,RCEP采用WTO服务贸易立法体例,未对服务贸易的跨境提供、跨境消费、自然人移动与商业存在等四种模式区别对待币澳国际。市场准入规则、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本地存在等综合性的规定以及其他承诺,受到缔约方的具体承诺表或不符措施承诺表以及附加承诺的约束。不同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承诺清单模式,其中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采用负面清单方式,而中国、新西兰、越南、菲律宾等8国采用正面清单方式,并将在协定生效后6年内转化为负面清单方式。CPTPP则创新了立法体例,不仅对跨境服务贸易与商业存在区别对待,还将金融服务、电信服务独立成章,突出了跨境金融与电信服务贸易的重要性。跨境服务贸易条款延续了TPP的跨境服务贸易条款,搁置了服务贸易中的跨境交付、政府采购、知识产权、透明度与反腐败等一般条款,以及针对金融服务、电信服务、邮政服务和环境服务的特定部门条款,对跨境服务贸易的规范比现有双边和区域FTA更全面和细致。在市场准入上彻底采用了负面清单模式,而非服务贸易协定的混合清单制,并设置棘轮机制以确保缔约方开放度“只进不退”;对国有企业采取了无原则的“歧视”对待,强调成员所享有的各种优惠和利益可以拒绝让成员的国有企业享有。专业服务首次作为附件被列入条款中,为专业技术人员的跨境服务贸易创造了条件。
2 深度一体化方面对比
在投资规则方面,RECP使用了正面引导和负面清单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各成员均采取负面清单方式对制造业、农业、林业、渔业、采矿业等5个非服务业领域的投资做出较高水平的开放承诺币澳国际。但在服务贸易领域则采取正面清单与负面清单相结合的模式。直接规定投资自由化措施不适用于服务贸易涵盖的范围,但又规定部分义务经过调整后适用于商业存在方式。CPTPP则全面采取“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模式,要求成员除限制或禁止开放的领域外,应当以一般自由化措施予以全方位开放,如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各成员对外国投资企业除禁止业绩要求外,还对高管和董事会成员的国籍要求进行限制,以及制定最低标准待遇条款,该条款规定CPTPP成员必须按照国际法原则给所涵盖的投资提供公平公正的司法待遇和全面的治安及安全保护。有些国家的负面清单中还明确列出对国有企业投资的不符措施。
在劳工政策方面,RCEP无相关规则,但CPTPP则规定了推行严格的、可强制实施的劳动标准币澳国际。规定缔约方不得为了吸引贸易和投资之目的,弱化本国的劳工法保护,并建立相关的争端解决制裁机制。
3 横向一体化方面对比
RCEP在国有企业补贴规则、规范成员保障供应链安全、共同监督规则和透明度与反腐败方面均为制定相应的规则,但是CPTPP则在以上方面均进行了补充币澳国际。例如,在国有企业补贴规则方面,CPTPP对国有企业与特许垄断经营进行了规范,对政府补贴、援助和透明度等关键问题都做出了严格规定;在成员竞争力与商务便利化方面,CPTPP专门设立竞争力和商务便利化委员会以促进商业的设立、便利缔约方之间的贸易和投资以及促进本自由贸易区内的经济一体化和发展等。
02
RCEP的进展和实施情况
(一)RCEP总体进展与实施
RCEP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率先在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等东盟6国和中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成员国实施币澳国际。2022年2月1日,RCEP对韩国生效。2022年3月18日,RCEP对马来西亚生效。2022年5月1日,RCEP对缅甸正式生效实施。2023年1月2日,RCEP对印度尼西亚生效。菲律宾国会参议院也于2023年2月21日正式批准RCEP核准书,并于4月3日提交核准书,RCEP对菲律宾将在其提交核准书60日起即6月2日生效。这也意味着RCEP对15个成员全部生效。中方利用RCEP部长级会议和联合委员会等机制,积极推动成员批准协定,推动各方共同履行降税义务,共同落实好便利化措施,改善区域营商环境,提升协定的实施水平。
(二)RCEP在中国的进展与实施
RCEP自实施以来,通过降低区内关税、提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水平等,促进了区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币澳国际。从中国的情况看,在贸易方面,2022年中国与RCEP的其他成员进出口总额达到12.95万亿元,同比增长7.5%,占外贸总额的30.8%。其中,中国对8个成员的进出口增速超过了两位数。与东盟进出口6.52万亿元,增长15%,其中出口3.79万亿元,增长21.7%,进口2.73万亿元,增长6.8%。在投资方面,2022年中国对RCEP其他成员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179.6亿美元,增长18.9%,吸收来自RCEP成员的直接投资达235.3亿美元,增长23.1%,双向投资的增速都高于总体水平。商务部出台了 《关于高质量实施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指导意见》,指导和支持各地方、各行业和广大企业抢抓机遇,扩大与RCEP成员的贸易投资合作。2022年中国出口企业申领RCEP项下的原产地证书和开具原产地声明一共67.3万份,享惠出口货值达到2353亿元,享受进口国关税减让15.8亿元;企业享惠进口货值达到653亿元,享受税款减免15.5亿元。表1展示了中国进口规模较高代表性产品的RCEP关税减让情况。
表1 中国进口规模较高代表性产品RCEP关税减让情况
资料来源:RECP东盟减让承诺表
03
RCEP协定实施的意义
1 有助于东亚生产网络建设
在RCEP框架下拓展中日韩经贸合作的空间对于东亚生产网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币澳国际。欧美国家基于中国在关键设备和技术方面的依赖而对中国施加制裁,使中国部分高技术领域存在与欧美脱钩的风险。所以,RCEP是中国应对被动脱钩的重要举措。从中间品贸易情况看RCEP成员中,东盟并不是中国最重要的中间品贸易伙伴。2020年,中国中间品进口来源前5的经济体分别是韩国、中国台湾、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占比达到64.6%;中间品出口市场前5的经济体依次是美国、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德国,占比达到53.4%。RCEP成员中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既是中国最重要的中间品进口来源国,也是中国中间品最重要的出口市场。
2 有助于提高区域供应链韧性
RCEP的全面实施在强化东亚生产网络和提高区域供应链韧性方面的作用,相较于贸易促进意义更加重大币澳国际。尽管从2022年的贸易数据来看,中国对韩国出口增长13%,高于中国整体10.5%的出口增速,但对日本7.7%的出口增速,低于中国整体出口增速(见表2)。在中国整体进口实现4.3%增长的情况下,从日本和韩国的进口均出现了明显下滑。中美经贸争端以及疫情因素导致供应链受阻甚至中断,是造成中日韩相互贸易没有增加的重要原因,但是从成本和安全等因素综合考量,产业链布局近岸化和区域化应该是大势所趋,中日韩作为近邻,若日韩能不卷入大国博弈,避免地缘政治纷争,在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难以达成的情况下,在RCEP框架下深化三方合作,有利于打造东亚生产网络和提高区域供应链竞争力。
表2 2022年中国对韩国、日本贸易及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
本文节选自《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3》第3章《在RCEP框架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该部分的课题负责人为曲凤杰币澳国际。
选文整理:崔洁
本文监制:刘越
版面编辑|单抒文
责任编辑|李锦璇、蒋旭
主编|朱霜霜
近期热文
欧央行货币政策紧缩周期:经济增长与稳定的博弈
张东刚: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创新、形成机理与未来展望
克服“规模情结”币澳国际,看待当前货币供应增速新变
稳步加大保障房建设金融支持力度
【会议简报】释放新质生产力与大湾区国际创新中心建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