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星创科产业资讯(2022.9.23)
每日产业资讯
Industry News
光伏发电投资额同比大增 机构看好光伏设备高景气
国家能源局发布最新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1-8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3209亿元,同比增长18.7%,其中太阳能发电1025亿元,同比增长323.8%收藏资讯。此外,亿晶光电最新公告拟在全椒县经开区建设年产10GW光伏电池、10GW光伏切片、10GW光伏组件项目,首期投资50亿元。
此前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提出通过5-8年时间,在太阳能装备方面重点发展高效低成本光伏电池技术收藏资讯。东亚前海证券李子卓表示,受益于技术的规模化应用,TOPCon、HJT、IBC、钙钛矿等技术的电池产线扩产、投产速度加快,N型电池片产能有望迎来爆发,将创造广泛的光伏设备更新换代空间。
产业规模优势凸显 多个百亿级氢能项目落地
近一年,北京、上海、广东三地分别新增氢能相关企业211家、251家、385家收藏资讯。河北、河南两地一年内新增相关企业151家、123家。五地一年新增达到1121家氢能相关企业。需要指出的是,伴随着氢能汽车应用一起不断推进的,是更多投资项目的落地。其中,京津冀、上海、广东城市群作为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产业基础良好,产业规模优势凸显,多个几十亿到百亿量级项目在今年相继落地推进。
根据国际氢能委员会预计,到2050年,氢能将承担全球18%的能源终端需求,创造超过2.5万亿美元的市场价值,燃料电池汽车将占据全球车辆的20%-25%,届时氢能将成为与汽油、柴油并列的终端能源体系消费主体收藏资讯。
欧盟委员会当地时间9月21日表示,已批准13个欧盟成员国提供52亿欧元的公共资金,用于增加可再生低碳氢气的供应收藏资讯。
二手房市场回暖 关注地产产业链机会
2022年第35周,监测重点10城二手住宅成交量为14859套,环比上涨2.32%收藏资讯。同一时间段,监测重点15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为23189套,环比上涨0.47%。
展开全文
在上述重点10城中,有4城二手住宅成交量上涨,其中东莞涨幅领先,本周二手房成交740套,环比上涨85%;其次为厦门,本周涨幅为50%;深圳本周成交474套,环比涨幅为6.76%,位居涨幅第三收藏资讯。市场表现持续强势的成都,本周新房成交2917套,环比上涨26.5%,同比下跌13.42%;二手住宅成交3448套,环比下跌1.77%,但同比上升331%。此外,8月发布新政,下调二套房首付比例、贷款结清可降至30%的苏州,本周新房成交1013套,环比上涨31.05%,同比下跌31.09%;二手住宅成交1149套,环比下跌7.78%,但同比上涨25.3%。受益于地产刺激政策的持续加码,市场正在逐步筑底回暖,在8月31日的中期业绩推介会上,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重申了其在6月股东大会上的判断:从短期来看,市场已经筑底,但恢复是一个缓慢和温和的过程。
此外,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份,制造业PMI为49.4%,继续低于临界点,叠加国内散点疫情持续扰动,经济下行压力仍旧较大,不排除后续地产政策继续加码,产业链有望受益收藏资讯。
欧洲寒冬将至 国内热泵等取暖设备出口“爆单”
据央视财经报道,欧洲多国即将进入冬季,然而,由于天然气缺口不断加剧,欧洲人有的开始囤积煤炭,有的转而购买能耗更小的家用取暖设备收藏资讯。节能型取暖需求增加,我国相关企业的订单量出现明显增长,尤其是空气源热泵生产的火热势头从年初一直持续至今。有生产企业表示,上半年出口同比增幅达200%,实际形成收入达200%,在手订单量增长10倍。
今年以来,我国空气源热泵出口快速增长,1-7月出口额同比增长达63.7%,小家电企业也在加码欧洲市场收藏资讯。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热泵出口国,占据全球60%左右产能,内销市场有望受益于“双碳”目标稳定增长,出口则受益海外需求景气逐渐成为新动能,据测算,预计2025年国内热泵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96亿元,2021-2025年CAGR为18.1%;欧洲市场在能源危机背景下,多国积极出台热泵补贴政策,预计2025年欧洲热泵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50亿欧元,2021-2025年CAGR高达23.1%。在欧洲订单的加持下国内热泵的产业化进程将全面加速,相关出口企业有望受益。
钠离子电池行业深度报告:钠电池技术进步明显收藏资讯,23年开始产业化元年
钠电规模化后具备明显成本优势,近两年技术进步显著,在储能、低端动力领域应用空间较大收藏资讯。锂电池性能优异一直是主导的电池体系,但21年中以来碳酸锂价格飙升,锂电池成本大幅提升,给产业链带来压力,从而企业寻求新材料体系进行突破,钠电池因为天然的成本优势而成为首选,大规模量产后成本有望降低至0.5元/wh(pack),相较于10万/吨碳酸锂下的磷酸铁锂电池仍具成本优势;同时碳酸钠对应的国内供给充足,供应链更为安全。
随着各方在纳电上的研发投入纳电研发进展快速,钠电池技术及材料逐步具备产业化的可能,同时钠离子行业标准制定在即,我们预计年底钠电池技术和材料体系有望基本定型,23年为钠电产业化元年,实现小批量出货,24年实现大批量量产,规模有望达到30GWh,预计未来首先取代铅酸电池,并逐渐切入A00级电动车和储能领域,我们预计25年钠电池全球需求超100GWh,未来有望成为锂电池的一个有效补充收藏资讯。
产业链龙头加大布局,23年钠电产业化元年将临收藏资讯。电池厂来看,宁德时代推出普鲁士白体系+AB电池,后续或进一步升级为锰基富锰普鲁士白体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