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核心观点集(2022年11月21日 –11月27日)

一、 本周要点

李迅雷(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老龄化加速的挑战

2021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4%,步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即中国有超过两亿人的年龄已经跨越了65岁工行白银。我认为,中国的老龄化进程来势凶猛,不同于西方的老龄化进程,甚至比日本更快,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还没有被充分认识,需要引起足够重视。那么,我国在步入深度老龄化之后,经济增速是否也会下台阶呢?首先,必须明确的是中国经济增长中,资本形成(即投资)对GDP的贡献巨大, 2008年至2021年,平均贡献率在43%,两倍于全球各国的平均水平。我国的宏观杠杆率水平已经接近发达国家,远高于新兴经济体,也就是说,在未富先老的同时,还存在“未富先债”问题。 老龄化加速对出口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上。近年来,我国也出现了少数产业外迁现象,这主要是我国老龄化导致的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已经超过三千多万,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与印尼、越南、印度等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形成明显反差。老龄化率上升对于消费应该是有利的,因为老龄化率上升,将伴随着储蓄率的下降,相应地会增加消费率。但是,我国的消费占GDP的比重并没有因为人口老龄化加速而得到提升。第一,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三大部门中,居民部门从GDP中获得的收入偏少。第二,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完善过程中,但目前的保障度仍不足。第三,收入差距扩大不利于消费,因为消费主体是中低收入群体。 对策:中国经济向消费主导模式转型。消费虽然是“慢变量”,但如果总是嫌拉动消费见效慢,过度依赖投资拉动,最后势必会导致经济结构的扭曲。 第一,多渠道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第二,增加国家财政对居民部门的支持力度,增加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 。不妨采取“放水养鱼”的方式,即政府部门向居民部门转移收入。 一是定向转移,二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三是实现普惠制,考虑到地方财政的困难,建议中央财政从2023年起,向全体公民发放多期消费券,第一期规模不低人均1千元。 第三,积极倡导第三次分配,改善居民部门内部的收入结构,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占比。总之,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藏富于民,大幅提高对老年人口的养老保障水平,就能够发挥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目前,与西方国家相比, 中央政府的20%左右杠杆率水平并不高 ,在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具备充分提高杠杆率水平的空间。

洪灏(思睿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丨展望2023:或跃在渊

中国重新审视防疫政策;“双循环”的驱动双轮力有不逮工行白银。 中国调适防疫政策之际,正值出口增速29个月以来首现负增长、社零增速由正转负的关口,二项数据均剑指国内外需求的同步消退。然而,在岸市场却从2020年3月时疫情爆发之初的低点附近展开反弹,锐不可当。中国出口周期为七年一轮的中周期,并已于2021年2月见顶。这意味着经常账户余额相对于GDP的累积速度日趋放缓。出口周期创造宏观流动性,也因此与中国股市周期紧密相连。据此,出口中周期见顶与市场共识的“新的长期牛市”的逻辑相悖。 经济短周期接近拐点,但房地产复苏非一日之功。以房地产投资周期衡量的经济短周期正接近其转折点。但处于拐点的短周期仍需一剂催化因素的助力在未来一年里以开启新一轮周期。与此同时,美国经济短周期正从峰值回落,但尚未能恰如其分地反映美国经济所面临的衰退风险。由于中美经济东鸣西应,交错相依,美国的宏观波动性将通过汇率、大宗、股票和债券外溢至中国乃至全球市场。上证曲折交易于约3-3,500点,恒指约16-23,000点。 渐进倾向于周期性、成长型板块相对于防御性、价值型板块。我们的基准情景是,中国将一波三折、循序渐进地重启,中国房地产行业将在政策支持下缓慢复苏,而美国将在2023年步入衰退。如这三项不确定因素中任何一项好于我们的基准情景,都将有力提振基准情景下的投资收益。中国的利润率周期正再度扩张,这预示着周期性和成长型板块相对于防御性和价值型板块的表现前景向好。直观地说,随着中国重启和房地产恢复元气,对周期性板块的需求理应有所改善,增长也将受益。无论我们在2022年遭遇了多少暗流险滩,眼下是时候重振旗鼓,举步向前了。

展开全文

二、 经济前瞻

李迅雷(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老龄化加速的挑战

2021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4%,步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即中国有超过两亿人的年龄已经跨越了65岁工行白银。我认为,中国的老龄化进程来势凶猛,不同于西方的老龄化进程,甚至比日本更快,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还没有被充分认识,需要引起足够重视。那么,我国在步入深度老龄化之后,经济增速是否也会下台阶呢?首先,必须明确的是中国经济增长中,资本形成(即投资)对GDP的贡献巨大, 2008年至2021年,平均贡献率在43%,两倍于全球各国的平均水平。我国的宏观杠杆率水平已经接近发达国家,远高于新兴经济体,也就是说,在未富先老的同时,还存在“未富先债”问题。 老龄化加速对出口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上。近年来,我国也出现了少数产业外迁现象,这主要是我国老龄化导致的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已经超过三千多万,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与印尼、越南、印度等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形成明显反差。老龄化率上升对于消费应该是有利的,因为老龄化率上升,将伴随着储蓄率的下降,相应地会增加消费率。但是,我国的消费占GDP的比重并没有因为人口老龄化加速而得到提升。第一,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三大部门中,居民部门从GDP中获得的收入偏少。第二,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完善过程中,但目前的保障度仍不足。第三,收入差距扩大不利于消费,因为消费主体是中低收入群体。 对策:中国经济向消费主导模式转型。消费虽然是“慢变量”,但如果总是嫌拉动消费见效慢,过度依赖投资拉动,最后势必会导致经济结构的扭曲。 第一,多渠道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第二,增加国家财政对居民部门的支持力度,增加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 。不妨采取“放水养鱼”的方式,即政府部门向居民部门转移收入。 一是定向转移,二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三是实现普惠制,考虑到地方财政的困难,建议中央财政从2023年起,向全体公民发放多期消费券,第一期规模不低人均1千元。 第三,积极倡导第三次分配,改善居民部门内部的收入结构,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占比。总之,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藏富于民,大幅提高对老年人口的养老保障水平,就能够发挥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目前,与西方国家相比, 中央政府的20%左右杠杆率水平并不高 ,在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具备充分提高杠杆率水平的空间。

洪灏(思睿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丨展望2023:或跃在渊

中国重新审视防疫政策;“双循环”的驱动双轮力有不逮工行白银。 中国调适防疫政策之际,正值出口增速29个月以来首现负增长、社零增速由正转负的关口,二项数据均剑指国内外需求的同步消退。然而,在岸市场却从2020年3月时疫情爆发之初的低点附近展开反弹,锐不可当。中国出口周期为七年一轮的中周期,并已于2021年2月见顶。这意味着经常账户余额相对于GDP的累积速度日趋放缓。出口周期创造宏观流动性,也因此与中国股市周期紧密相连。据此,出口中周期见顶与市场共识的“新的长期牛市”的逻辑相悖。 经济短周期接近拐点,但房地产复苏非一日之功。以房地产投资周期衡量的经济短周期正接近其转折点。但处于拐点的短周期仍需一剂催化因素的助力在未来一年里以开启新一轮周期。与此同时,美国经济短周期正从峰值回落,但尚未能恰如其分地反映美国经济所面临的衰退风险。由于中美经济东鸣西应,交错相依,美国的宏观波动性将通过汇率、大宗、股票和债券外溢至中国乃至全球市场。上证曲折交易于约3-3,500点,恒指约16-23,000点。 渐进倾向于周期性、成长型板块相对于防御性、价值型板块。我们的基准情景是,中国将一波三折、循序渐进地重启,中国房地产行业将在政策支持下缓慢复苏,而美国将在2023年步入衰退。如这三项不确定因素中任何一项好于我们的基准情景,都将有力提振基准情景下的投资收益。中国的利润率周期正再度扩张,这预示着周期性和成长型板块相对于防御性和价值型板块的表现前景向好。直观地说,随着中国重启和房地产恢复元气,对周期性板块的需求理应有所改善,增长也将受益。无论我们在2022年遭遇了多少暗流险滩,眼下是时候重振旗鼓,举步向前了。

赵伟(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财税改革十年

中央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是近十年财税深化改革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增值税等税种、财税征收、央地分成等方面均有推进工行白银。财政资源统筹力度的加强,有助于减税降费、收支预算管理等政策推进。财税收入统筹加强下,央、地财政支出权责划分的重要性凸显。财税改革推动财权事权不匹配导致的地方债务问题加快化解,同时规范地方举债行为。存量债、隐债的“显性化”与地方举债加速,使得地方债务偿付和管理问题逐渐凸显。

李超(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丨国常会部署降准解读:稳增长保就业诉求增强

2022年11月23日,国常会部署抓实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会议提出,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工行白银。我们认为近期疫情多点散发、形势严峻,国常会部署降准意在稳增长保就业,预计央行大概率迅速落实。当前货币政策进入首要目标在稳增长保就业、金融稳定、汇率及国际收支间高频切换状态,核心诉求仍是宽信用,预计基建、制造业、地产将是后续核心信用载体,此外,预计结构性政策将继续发力,做好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薄弱领域金融支持,发挥货币政策总量+结构双重作用。

三、 投资策略

钟正生(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2023年亚洲经济和资本市场展望

亚洲以发展中经济体为主,且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易受欧美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形势和政策变化的影响工行白银。展望2023年, 外部因素影响亚洲的主线发生切换:欧美步入衰退后,亚洲出口或将承压,但美联储紧缩节奏放缓,亚洲市场面临的资本外流压力或将缓解。2023年亚洲股市有望完成筑底,这主要基于外部货币金融环境趋于缓和,对亚洲股市的估值及风险偏好或有支撑。不过,亚洲股票市场相对其他区域的配置价值依然较高,这主要基于亚洲股票中长期风险收益表现较好、当前估值水平较为合理、预期盈利增速也相对占优。2023年亚洲美元债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原油方面,全球能源需求增速或保持平稳下行,但供给端存在多重扰动。黄金方面,当前金价正处于“通胀缓和+强紧缩”的承压期,但受避险需求支撑亦难大幅走弱,金价反弹或待美国经济衰退步入中后期。 粮食方面,国际粮价再度明显上行的动力不足,波动幅度也有望缩窄,波动中枢或逐步回归至2021年四季度水平。

陈洪斌(鹏扬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光伏产业短期为何被追捧工行白银

之前全球主要国家提出碳中和,要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简单来说就是不能排碳或者少排碳,这里面用到的是清洁能源一般来讲就是风水光核工行白银。首先说核能,最近一段时间因为俄乌战争比较特殊的情况可能稍微有点上升,但从长期来看,核能还是有很多问题。其次说一下水能,这个太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了,在十三五里面,已经开始拆除大概六七千座水电站,所以水能这方面我们国家的使用是比较谨慎的。最后就剩下风电和光伏。风电其实也有一些污染,主要是噪音,除此之外风机在旋转的过程当中对鸟类不可避免的会形成一些伤害,同时也会导致地表一些动植物迁徙。但光伏就没有这些问题,对于环境相对来讲比较友好。另外,现在我国在很多的戈壁沙漠地区使用光伏电站后出现了绿化的效应,沙漠和戈壁都变成绿洲了。从国家角度来看,我们国家是一个光能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全球一些第三方统计数据中我国已经排在最前端了。我们有60万亿GW,远远的超过了所需要的数量,我们国家如果真的多铺点光伏,全球的能源我们都能解决。所以未来我们国家在包括光伏、储能、长距离特高压传送、未来海上运输的LNP技术等方面发展起来,那有可能我们像沙特一样可以向全球出口能源,通过我们西北一些沙漠地区去捕捉能源,再通过储能技术把它运输给其他国家出口,这是未来可以看到的前景。

徐高(中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债市波动的三个原因

近期,国内债券市场的波动明显加大工行白银。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国内经济前景的改善、以及人民银行的债市去杠杆政策是债市波动的三个主要原因。当人民币贬值压力在今年10月上升至人民银行都需要警惕的时候,国内降息的空间就不再存在,令国内降息趋势就此终结。而中国经济向好趋势显现,也会让与经济高度相关的债券收益率产生波动。此外,人民银行的债市去杠杆政策是收益率波动的另一个原因。汇率、经济和去杠杆政策三方面因素的变化意味着国内债市运行已经进入了新阶段,流动性过度宽裕所带来的债市盛宴恐怕已接近尾声。不过,债牛的结束将充满波动和反复。

李湛(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能源危机引发的欧洲产业转移将如何影响中国工行白银

当前,欧洲能源供给风险日渐显著,全球产业链受到的冲击似乎比之前更为频繁工行白银。那么,这种转移会长期延续吗?对国内产业链及出口表现是否会有帮助?不难发现,作为迁移目的地,中美两国更受欧洲企业的青睐。总的来说,21世纪以来全球供需格局有两大特点: 1、 在产业转移的推动下, “中国制造”生产的物美价廉的商品被输送到最大消费国——美国,为美国居民的实际购买力提供了支撑。2、 长期以来俄欧紧密合作,俄罗斯的能源被输送到欧洲,为当地产业竞争力提供了支撑。然而现在,全球产业格局似乎正在从“中美、俄欧”向“中俄、欧美”演变。 新体系下,中俄高性价比的原材料和工业品可以形成互补;美国作为重要的大宗商品出口国(特别是页岩气革命以来)也能一定程度上缓解欧洲能源供需矛盾,但欧洲需要花费更高昂的用电成本。需要注意的是,本轮产业转移与以往不同。后疫情时代,中国自身产业转型尚未完成,依然有承接海外发达国家产能的空间。加上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揭示了供应链安全和韧性的重要性,产业链越长,中国在供应链效率上的优势就越明显。 更长远来看,考虑到全球范围内“低通胀增长”已难以为继,美国等发达国家居民实际购买力的增长动力正边际减弱, 所以中国消费市场的增量空间尤显宝贵。可见欧洲将不能完成的部分订单转给中国生产,虽然不能对中国出口增速贡献起到决定性作用,但带来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展望未来,化工、交运方面的转移可能更值得关注。

陈洪斌(鹏扬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商品铜会迎来上涨吗工行白银

铜的用途里面将近一半是电力,然后是汽车、家用电器、电子还有一些建筑工行白银。铜的价格跟经济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这波我们观察到铜的价格有一个向上的趋势。因为铜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商品类别,我们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可能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最近一段时间好多商品价格都出现了上涨,主要原因是最近俄乌战场可能有一些弱化的迹象,欧洲各个国家最近都有点不愿意去承担高额损失,不愿意为这个事买单。另外一个原因,全球的通胀现在在下降,未来一两个月这个速度有可能会加快,现在看到有这种可能性,所以市场会预期美联储加息的边际上会放缓,最早有可能发生在今年年底。第二个方面,中国是个温带的国家,温带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一般在春天,因为在冬天没办法去投资建设房地产。一般来讲什么时候价格会上涨呢?一般就是在11-12月份,不会等到过春节前,马上就要用的时候开始涨,每年的第一波上涨基本都是在11月份,所以大家如果想做明年春季的周期性行情,现在就可以动手。所以大家如果想要做明年的春季行情,现在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时间点,但这里我要跟大家强调,如果相关的类别涨得比较多,大家也要尽量避免去追高,因为这个交易不像大家想的先买起来然后等到事情兑现,这不一定,只要有收益它就兑现了。所以我们认为铜价反映了两大方面,一个是全球的货币环境,一个是短端上预期的下一步供求关系。

四、 货币和经济政策

陈洪斌(鹏扬基金首席经济学家):人民币汇率后期会持续上涨吗工行白银

近期人民币汇率出现了一定的上涨,可能不是短期的调整波动,而是一个趋势性的上涨工行白银。人民币汇率指的是人民币对美元的对价,涉及到中国和美国的基本面。这次为什么人民币的汇率跌到了7.3以上? 一方面,我们国内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经济出现了弱复苏的一些迹象,或者说出现了一些偏弱的迹象;另一方面,由于我们国家近期地产的相关问题,对经济形成了拖累,所以我们看2022年总体的经济是偏弱的。 但美国在2022年的各项经济指标、就业率、经济增长都比较好,今年的通货膨胀比较高,所以美联储会升息。为什么我们认为接下来人民币可能会出现反弹? 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国内,另一方面是海外美国。我们国家现在的地产问题、疫情问题,其实是短期问题,我们认为这些问题到明年都会逐渐的改善并解决。再看美国,大家都觉得美国的经济现在不错,似乎欣欣向荣,但是我不是这么看的。我们认为这种紧急的救助、措施会给一个经济体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也就是意味着长期劳动生产率的下降。所以我们看到这次美国的经济增速比较快,包括它的通货膨胀里水分是比较大的,我们也看到美国经济的先导指标在明年大概二三季度可能会出现比较大幅度的下滑。因此中美两国的基本面在明年可能会出现错位,也就是彼消此涨,人民币可能会开启一轮新的上升周期。

钟正生(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现代货币理论(MMT)再思考

“现代货币理论”(MMT)认为,在尚未实现充分就业的前提下,货币超发、政府举债和财政扩张不会引发高通胀,且即便有通胀也可以轻松地通过财政紧缩来解决工行白银。然而,这显然与当前美欧高通胀的现实发生背离。一、MMT思想对通胀问题的漠视。 与货币数量论不同,MMT否认了货币数量与通胀之间的密切关系。MMT认为,从“财政货币化”到恶性通货膨胀,至少存在以下三重“门槛”:1)调动“闲置资源”可以促进供需平衡。2)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可以抵消货币过度扩张。3)财政紧缩可以轻松控制通胀。此外,“经验主义”或是MMT支持者漠视通胀的重要原因:全球金融危机后,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均实施了“量化宽松+财政扩张”,但长期保持“三低一高”(低通胀、低增长、低利率、高债务)格局。 二、美欧MMT失灵与通胀失控的原因。 我们认为,MMT漠视通胀的理由中,有三个重要前提假设对于美欧而言并不成立,使得财政和货币刺激引发通胀的风险被严重低估:一是,“充分就业”缺乏合理界定,对充分就业的误判是美欧财政和货币刺激过度的主因之一;二是,货币主权未必“独立”,美国货币宽松对全球产生外溢效应,最终“反噬”自身;三是,财政紧缩实操困难,难以起到管控通胀的作用。但外生性的供给冲击也是通胀的成因之一,MMT不应对通胀的恶化负“全责”。 三、辩证看待和使用MMT。一是,正视过度财政刺激带来的通胀风险。 。二是,不应忽视政策刺激的外溢效应。三是,不应全盘否定MMT的思想。四是,解决通胀问题或需货币和财政加强配合。五是,我国在财政和货币配合方面更加必要、可行。 当前我国经济或正处于有效需求不足阶段,恰符合MMT思想中货币和财政配合的大前提。与欧美相比,我国在财政与货币配合方面具备独有优势:抵御输入性通胀风险的能力更强、货币政策更加独立、不存在类似西方财政受政治经济周期干扰的情况。美欧通胀失控的教训,不应成为我们放弃财政与货币加强配合的理由。

一周新闻热点20221121-1127

最新疫情追踪

全球方面,世卫组织网站最新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24日18时38分(北京时间25日1时38分),全球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224452例,达到636089587例;死亡病例增加512例,达到6604704例工行白银

国内方面,11月24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103例工行白银。其中本土病例3041例(广东892例,北京424例,河北329例,重庆258例,山西208例,河南140例,四川123例,黑龙江108例,山东88例,内蒙古85例,浙江51例,云南47例,贵州42例,福建41例,江苏32例 ,陕西30例,湖南29例,辽宁24例,新疆20例,湖北12例,上海9例,江西9例,青海9例,吉林8例,甘肃6例,安徽5例,海南5例,天津3例,广西2例,西藏2例),含708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 。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在上海)。

房地产新闻一览

央行、银保监会: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工行白银。支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需求。支持各地在全国政策基础上,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合理确定当地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鼓励金融机构结合自身经营情况、客户风险状况和信贷条件等,在城市政策下限基础上,合理确定个人住房贷款具体首付比例和利率水平。支持金融机构优化新市民住房金融服务,合理确定符合购房条件新市民首套住房个人住房贷款的标准,多维度科学审慎评估新市民信用水平,提升借款和还款便利度。(央行网站)

银保监会:六大行对暂时遇困房企存量开发贷款给予展期等安排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六家大型银行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围绕“十六条”监管政策,专题研究细化措施工行白银。目前,大型银行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一是迅速建立专项工作机制和向分支机构传达政策要求,快速形成总行统筹、全条线发力的工作格局。二是合理区分项目子公司风险和集团控股公司风险,建立区域优质房企“白名单”,对于暂时遇困房企存量开发贷款给予展期等安排。三是优化和扩大现有授信审批“绿色通道”模式适用范围,在落实相关政策的前提下,对于重点客户、重要项目采取绿色通道形式加快审批和发放。四是积极配合做好“保交楼”工作,靠前对接专项借款安排,着力推进“保交楼”项目配套融资。五是充分利用并购贷款、投行等工具,积极稳妥推进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金融服务。六是积极支持人民群众住房贷款合理需求,保障受疫情影响、符合延期政策的住房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征信保护。(中证网)

两部门: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11月21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稳经济大盘政策措施落实工作工行白银。会议强调,要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稳定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建筑企业贷款投放,支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需求,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在保证债权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展期。(经济参考报)

交易商协会:“第二支箭”扩容首批民营房企落地 据交易商协会消息,11月23日,中债增进公司在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政策框架下,出具对龙湖集团、美的置业、金辉集团三家民营房企发债信用增进函,拟首批分别支持三家企业发行20亿元、15亿元、12亿元中期票据,后续将根据企业需求提供持续增信发债服务工行白银。“第二支箭”延期并扩容政策实施后,中债增进公司增信民营房企发债工作纳入“第二支箭”统筹推进。截至目前,中债增进公司已通过公开业务邮箱收到近百家民营房企增信业务意向,正在按照相关机制积极推进业务开展。(证券时报·e公司)

国有六大行已合计向17家房企提供意向性授信额度超1.2万亿自11月23日以来,国有大行密集为房地产企业达成银企合作协议并提供授信工行白银。截至11月24日晚间,工行(12家)、农行(5家)、中行(3家)、建行(8家)、交行(2家)、邮储(5家)六大国有银行已与17家房企达成合作协议,已披露的意向性授信额度合计为12750亿元。(金融时报)

银保监会:保交楼专项借款已基本投放至项目11月24日,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银保监会积极推动支持“保交楼、稳民生”,目前“保交楼”专项借款资金已基本投放至项目工行白银。1月至10月,银行业累计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2.64万亿元,累计发放按揭贷款4.84万亿元,为稳定房地产市场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新华社)

《上海市住房租赁条例》表决通过,加强对“二房东”监管力度 11月23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上海市住房租赁条例》,《条例》将于2023年2月1日起施行工行白银。根据《条例》,上海将加大对个人“二房东”监管力度,要求其开立租金监管专用账户,并按规定将相关资金存入该账户。同时,从事住房租赁经营活动的“二房东”转租房屋达到规定数量,必须办理市场主体登记。《条例》进一步明确了住房出租要求,禁止群租,禁止将违法建筑、擅自改变使用性质的房屋用于出租,并设定规范租赁行为的条款,平衡租赁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乐居财经)

河南商丘:购买首套商品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80% 11月21日,河南省商丘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修订<商丘市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的通知》工行白银。按照新的《贷款管理办法》第三章第十三条(二)规定:“购买首套商品住房或建造、翻建、大修首套自住住房,贷款额度不大于房屋总价款的80%”,与之前“现房抵押担保的,贷款金额不超过抵押物认定价值的70%”作出相应修改,即购买、建造、翻建、大修二手住房以外的首套自住住房(不区分期房或现房),贷款额度不大于房屋总价款的80%。(观点网)

广西钦州:公积金贷款额度最高至40万元,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20%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自然资源局发布《钦州市支持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修订)》,其中包括,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由25%调整为20%工行白银。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不低于30%,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LPR减20个基点。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自2022年6月1日起至12月31日期间,缴存人夫妻双方均在本市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最高贷款 额度为40万元;缴存人单方在本市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最高贷款额度为33万元。(澎湃新闻)

超百城首付降至两成,多地调整“认房认贷”政策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至少已经有115个城市将公积金或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降至20%,其中包括四川成都、河北石家庄、陕西西安、山西太原、吉林长春、等二线城市工行白银。此外,今年以来多地调整“认房认贷”政策,明确对已结清首套房贷的居民,再买房可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且首付比例低至两成。据不完全统计,至少包括甘肃白银、湖北监利、贵州六盘水、江西宜春、贵州贵阳等30余城。(澎湃新闻)

多地推出第五批次集中供地计划近期,南京、武汉、无锡、苏州等地推出第五批次集中供地计划,部分地区出让地块总金额较高工行白银。同时,房企拿地积极性有所提升。多家上市房企披露竞得地块的公告,一些公司竞得地块金额较高。业内人士表示,房企融资压力得到缓解,房地产项目交付有望提速,推动房企拿地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中国经济新闻网)

基金新闻一览

养老基金Y份额即将开售25日盘后,多家基金公司或将集中发布公告,宣布旗下养老基金Y类份额开放日常申购工行白银。此举也意味着公募基金个人养老业务正式步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上证报)

最新仓位监测数据显示私募机构平均仓位接近八成来自私募排排网的最新仓位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1月13日(私募相关数据较为滞后)当周,国内股票私募机构的平均仓位小幅下降,但仍处于接近八成的绝对高位工行白银。国内股票私募机构平均仓位为79.47%,环比前一周小幅下降0.23个百分点。具体来看,重仓及满仓(仓位大于八成)的股票私募机构占比高达60.87%,中等偏高仓位(仓位在五成和八成之间)的股票私募占比达到28.26%,仓位在五成以下的股票私募占比合计不足11%。(中证网)

北交所迎来指数化投资时代11月21日,北交所首个指数——北证50成份指数正式发布实时行情,跟踪北证50的首批北交所主题指数基金也正式申报,北交所驶入指数投资时代工行白银。11月21日,证监会官网显示,易方达、华夏、广发、富国、汇添富、招商、南方、嘉实等8家基金公司上报了北证50成份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如果顺利获批,将成为首批主要投资北交所的指数基金,北交所即将进入指数投资时代。 (券商中国)

股票型ETF规模显著增长 医药半导体等行业ETF受青睐11月以来,股票型ETF规模显著增长,上证科创板50ETF等宽基ETF以及医药、新能源、半导体等行业ETF受到追捧工行白银。大型基金公司渠道人士透露,他所在的公司目前规模增长的主要来源是ETF,多只ETF产品份额增加明显,与主动型基金相比,被动型基金暂时更受资金青睐。Wind数据显示,11月以来,截至11月18日,602只可统计的股票型ETF份额整体增加41.97亿份。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市场已经处于历史低位,A股有望持续修复。中期配置上,主要围绕明年有估值切换空间和政策确定性强的行业展开。(中证报)

债基募集火热基金发行市场分化四季度以来,全市场共有191只基金成立,发行规模超1600亿元,其中债基规模占比接近七成, 54只债基提前结束募集;3只基金发行失败,38只基金延长募集期工行白银。业内人士认为,在市场偏弱时发行基金,长期来看,可能更容易给投资者带来可观回报,但是募集资金难度较大。 (中证报)

经济新闻一览

央行宣布将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 11月25日消息,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2年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工行白银。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8%。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除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法人金融机构外,对其他金融机构普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 (央视财经)

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25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宣布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等36个先行城市或地区可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全国人社政务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掌上12333APP”等全国统一线上服务入口或商业银行等渠道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工行白银。通过商业银行开立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两个账户开立后就可向资金账户缴费、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年缴纳上限12000元,缴费即可享受税费优惠,可购买包括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和公募基金等。具体金融产品由金融监管部门确定,并将公布产品名单。(新华社)

国常会: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抓实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决定向地方派出督导工作组,促前期已出台政策措施切实落地工行白银。会议指出,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引导银行对普惠小微存量贷款适度让利,继续做好交通物流金融服务,加大对民营企业发债的支持力度,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新华社)

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决策部署,推动保险公司积极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中国银保监会日前印发《关于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工行白银。《通知》共15条,主要包含五个方面内容:一是明确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基本要求,主要选择资本实力较强、经营较为规范的公司参与;二是明确保险公司可向个人养老金制度参加人提供符合要求的年金保险和两全保险等;三是规范个人养老金业务的资金管理、合同管理、销售管理、客户服务等;四是明确对保险公司业务经营的 监管要求;五是对银保信公司建设维护银保行业信息平台等提出要求。(金融时报)

商务部:希望推动中美经贸合作早日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日前,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美国贸易代表戴琪举行面对面会见工行白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24日透露,此次会谈中,中方提出双方应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开展建设性合作,并在互信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路径。中方对美方出台的对华贸易投资限制措施、涉台问题等表达严正关切,建议双方考虑对开放、包容、促进团结合作的地区经济合作倡议均持开放态度。此外,中方还介绍了中共二十大有关情况。束珏婷称,下一步我们将落实好两国元首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希望美方与中方一道,推动中美经贸合作早日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中新社)

规制新型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拟作出修订11月22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下称《修订草案》)工行白银。《修订草案》提出,经营者不得利用数据和算法、技术以及平台规则等,通过影响用户选择或者其他方式,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不得利用算法,通过分析用户偏好、交易习惯等特征,在交易条件上对交易相对方实施不合理的差别待遇或者进行不合理限制。(证券时报网)

工信部等三部门:稳定汽车等大宗消费深入推进消费品“三品”全国行系列活动 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工行白银。通知提出,进一步扩大汽车消费,落实好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阶段性减半征收购置税、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延续等优惠政策,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城市试点。加快邮轮游艇大众化发展,推动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升级。持续开展消费品“三品”全国行系列活动,加快创建“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创建,开展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活动,组织“百企千品”培优工程,打造中国消费名品方阵。实施原材料“三品”行动,指导地方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开展信息消费+乡村振兴系列活动,规范 发展线上经济,引导电商平台和线下零售商开展促销活动,推动释放消费潜力。(新浪财经)

易会满:支持实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作主题演讲时表示,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这个着力点工行白银。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大局,更好落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战略部署,促进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制定实施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易会满指出,当前,要密切关注房地产行业面临的困难挑战,支持实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继续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债券融资需求,支持涉房企业开展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支持有一定比例涉房业务的企业开展股权融资。(中新网)

上海:打造五大未来产业集群近期,上海市政府印发了《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工行白银。《行动方案》包括总体要求、产业方向、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四个部分,可以概括为“1+4+5+6”。“1”,是一个总体要求。上海将统筹推进科技和产业融合、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结合,集中力量、滚动培育,全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未来产业创新高地。争取到2030年,未来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左右。“4”,是实现四大发展目标。一是打造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未来高地。二是打造产业集群发展的未来引擎。三是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未来范式。四是打造要素 集聚、开放包容的未来生态。“5”,是打造五大未来产业集群。“6”,是实施六大计划,保障未来产业方案落地。(人民网)

首批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出炉11月23日,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官网披露信息显示,共有6家险企的7款产品入选第一批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产品皆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工行白银。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以养老保障为目的,期限为终身或长期,产品分为“积累期”和“领取期”两个阶段,消费者达到60岁及以上方可领取养老金,且领取期限不短于10年。(证券日报)

首批23家银行可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25日下午起,首批23家入围个人养老金账户的银行,可正式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工行白银。开立渠道分为线上线下,账户开立银行包括:工农中建交邮储六大国有银行、中信、光大、华夏、民生、招商、兴业、平安、广发、浦发、浙商、渤海、恒丰等12家股份制银行、以及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等5家城商行。(中证报)

7.5万亿元现金管理类产品整改冲刺11月22日,现金管理类产品整改进入40天倒计时工行白银。调研发现,当前银行及理财公司现金管理类产品整改进度不一,部分公司提前按照监管要求完成了整改任务;部分公司先扩张再整改,11月刚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按监管要求压降规模、调整产品形态等。普益标准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至10月现金管理类产品持续攀升至7.8万亿元,11月后显现下降趋势。截至11月21日,现金管理类产品存续规模约7.5万亿元。(上海证券报)

1至10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记者24日从工信部获悉,1至10月,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态势平稳向好,软件业务收入84214亿元,同比增长10.0%,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工行白银。软件业务收入增速小幅回升的同时,利润总额增长也在加快。1至10月,软件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5%,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1.8个百分点。(新华社客户端)

穆迪预计美联储最早可能在2023年11月首次降息25-50个基点穆迪预计2023年和2024年美国的总体通胀率和核心通胀率将下降工行白银。随着通胀形势的缓和,美联储最早可能在2023年11月首次降息25-50个基点,并在2025年转向中性政策立场。(新华财经)

美联储公布货币政策会议纪要北京时间11月24日,美联储公布了备受市场关注的上次货币政策会议纪要工行白银。会议纪要显示,大多数与会者认为,不久可能就会来到放缓加息步伐的合适时候。这个表态暗示美联储倾向于在12月将升息幅度缩小至50个基点。与会者表示,鉴于货币政策存在不确定的滞后性,较慢的加息速度将更好地让FOMC评估实现目标的进展情况。数名官员得出结论称,对于委员会实现目标至关重要的联邦基金利率最终峰值水平将略高于先前的预测。(凤凰网财经)

瑞典央行加息至14年来最高水平 为抑制过高的通胀水平,瑞典央行24日宣布,从本月30日起,基准利率将上调75个基点至2.5%,为14年来最高工行白银。瑞典中央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瑞典10月通胀率达到10.9%。瑞典央行还将本国今年经济增速预期维持在2.7%,将明年增速预期从之前的负0.7%下调至负1.2%。(新华社)

土耳其央行宣布结束降息周期当地时间11月24日,土耳其央行宣布下调基准利率150个基点,从此前的10.5%下调至9%工行白银。这是自今年8月以来,土耳其央行连续第四次降息,也是时隔两年后利率再次回落至个位数。至此,土耳其央行今年以来共计下调基准利率500个基点。声明称,此次降息后,央行将结束此轮降息周期。(新华社)

南非央行加息75个基点 南非储备银行(央行)24日宣布,自25日起将基准利率上调75个基点至7%工行白银。南非央行行长莱塞特亚·卡尼亚戈当天表示,这一数字已高于新冠疫情前的水平。本次加息的目标是将通胀预期更坚定地“锚定”在3%至6%目标区间的中间水平,并增强人们对实现通胀目标的信心。受食品、汽油和其他生活成本上涨影响,南非今年通胀形势严峻。官方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南非10月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7.6%。(新华网)

韩国央行上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3.25% 韩国银行(央行)当地时间24日召开金融货币委员会会议,决定将基准利率由目前的3.0%上调25个基点至3.25%工行白银。资料显示,韩国央行在1年零3个月的时间共上调9次基准利率,其中7次上调25个基点,2次上调50个基点,累计加息275个基点。韩联社分析认为,韩国央行此次再次加息主要是由于物价上涨趋势尚未明显减弱。韩国10月消费者物价指数(109.21)同比上涨5.7%,涨幅时隔三个月再次扩大。(中新社)

新西兰央行大幅加息75个基点新西兰央行11月23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75个基点至4.25%,以抑制高通胀工行白银。这是自2021年10月以来该行连续第9次加息,也是本轮最大幅度加息。新西兰央行表示,目前该国7.2%的通胀率仍处于历史高位。(金融时报)

德国10月PPI同比涨幅回落 环比下降4.2%德国联邦统计局11月21日发布数据,10月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34.5%,涨幅较8、9月的45.8%有所收窄;环比下降4.2%,为2020年5月以来的首次月度环比下降工行白银。PPI同比上涨的主要原因仍然是能源价格上涨。与2021年10月相比,2022年10月的能源价格平均上涨了85.6%。(新浪财经)

经合组织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从3.1%放缓至2.2%经合组织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至2.2%,此前为3.1%;预计美国2022年经济增长1.8%,2023年增长0.5%,2024年增长1.0%;预计2022年欧元区经济增长3.3%,2023年增长0.5%,2024年增长1.4%;预计英国经济在2022年将增长4.4%,2023年收缩0.4%,2024年增长0.2%工行白银。经合组织国家2023年和2024年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6.6%和5.1%。(金融界)

韩国第三季家庭负债创新高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央行22日发布的一项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韩国家庭负债总额为1870.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9.8989万亿元),连续两个季度刷新历史最高纪录,自2013年第二季度以来连续38个季度保持增势工行白银。(中新经纬)

胡润报告:中国13万户家庭净资产过亿11月20日《2022中国高净值人群家族传承报告》发布工行白银。报告显示,中国拥有600万人民币家庭净资产的“富裕家庭”数量达到508万户,拥有千万人民币家庭净资产的“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206万户,拥有亿元人民币家庭净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13万户。广东超越北京成为高净值家庭最多的地区,香港的高净值家庭规模同比下降,过去一年,高净值人群中的金领占比上升,企业主占比下降。(每日经济新闻)

百度第三季度营收325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6%22日,百度发布了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工行白银。第三季度,百度实现营收325.4亿元,同比增长2%;归属百度净利润58.9亿元,同比增长16%;核心经营利润实现自2021年第二季度以来的首次同比增长。其中,百度智能云营收同比增长24%,推动百度核心非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5%。百度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共提供47.4万次乘车服务,同比增长311%,环比增长65%。小度在今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音箱和智能屏出货量中,保持第一。(每日经济新闻)

小米集团第三季度营收704.7亿元 同比下滑9.7%11月23日晚间,小米集团发布了2022年三季度业绩工行白银。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小米集团营业收入同比下降9.7%至704.74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21.17亿元,同比下降59.1%。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139.97亿元,同比下降11.8%;经调整净利润70.57亿元,同比下降59.8%。(每日经济新闻)

吴亦凡偷逃税被追缴并处罚款共计6亿元 记者25日从税务部门获悉,吴亦凡(WU YI FAN)在2019年至2020年期间,采取虚构业务转换收入性质虚假申报、通过境内外多个关联企业隐匿个人收入等方式偷逃税款0.95亿元,其他少缴税款0.84亿元工行白银。北京市税务局第二稽查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对吴亦凡(WU YI FAN)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6.00亿元。其中,对其虚构业务转换收入性质虚假申报偷逃税款的部分处4倍罚款计3.45亿元;对其隐匿个人收入偷逃税款的部分处5倍罚款计0.42亿元。 (新华社)

股债汇新闻一览

证监会印发《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证监会近日印发《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在八个方面作出部署,具体措施包括:优化制度规则体系,提升监管规则的科学性;聚焦公司治理深层次问题,夯实上市公司规范发展的基础;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上市公司的透明度;优化上市公司整体结构,提升发展的韧性和活力;推动上市公司稳健发展,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健全打击重大违法长效机制,营造上市公司发展良好环境;加快上市公司监管转型,提升监管效能;加强协作联动,形成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工行白银。(中证网)

证监会:支持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标杆企业快速实现北交所发行上市11月23日,证监会公众公司部一级巡视员商庆军表示,着力推进北交所高质量扩容工行白银。一定的市场规模是形成流动性、发挥市场功能、实施产品创新的基础。目前,北交所市场规模和品牌影响力需要尽快提升,市场流动性、估值水平基本契合中小企业特点,但是与市场各方的高期待还有一定差距。此外,商庆军指出,证监会将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规模与特色并重,立足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持续优化市场服务,完善发行上市条件,提升审核包容性,在保证审核质量的前提下,支持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标杆企业快速实现发行上市,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引导更多优质企 业积极申报,推动北交所尽快形成定规模。(观点网)

潘功胜:十年来外汇领域改革开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11月21日下午,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央行副行长、外管局局长潘功胜在主旨发言中表示,十年来,外汇领域的改革开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工行白银。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逐步完善。资本项目开放稳步推进,已实现较高可兑换水平。外汇市场交易的主体、规模、产品快速增长,开放多元、功能健全、竞争有序的外汇市场基本形成。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稳定性和韧性进一步增强。建立起“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的外汇市场管理框架。外汇储备资产实现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经济日报)

证监会上市部李明:全市场质押市值占比已降至4.07%11月22日,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主任李明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近两年,股票质押风险和上市公司整体风险明显收敛工行白银。存在高比例质押风险的公司家数从高峰期的702家下降至282家,全市场股份质押市值占比从最高时的接近10%降至目前的4.07%。 (第一财经)

深交所总经理沙雁:通过“三个增强、三个塑造”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11月22日,深交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沙雁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深交所将以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为主线,通过“三个增强、三个塑造”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用制度的高质量、监管的高质量、服务的高质量推动上市公司发展的高质量工行白银。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深市国企近三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8%、35%,均超过市场整体水平,“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充分显现。受企业投资者关系管理等因素影响,市场对国企的价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仍有待提升。(中证报)

A股上市公司数量达5000家,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超85万亿元11月22日,随着两只新股上市,A股存量上市公司正式达到5000家工行白银。其中,上交所上市的公司数量占比43%;深交所占比54.5%;北交所占比2.5%。截至22日收盘,A股上市公司合计总市值超过85万亿元。(央视财经)

11月已有77只债券取消发行受债市震荡影响,近期信用市场取消发行事件再现工行白银。根据企业预警通统计,截至11月22日,本月信用债市场已有77只债券取消发行,包括公司债、短融、中期票据、资产支持票据等,涉及发行规模达654.76亿元。其中,单就债券市场震荡剧烈的上周(11月14日至20日)来看,取消发行只数达55只,涉及规模为509.26亿元,创下今年以来单周取消发行量最高。多位业内人士预计,此轮“取消潮”持续时间不会太久,随着政策托举和流动性的投放,后续大规模取消发行再度发生的概率较低。(第一财经)

分类市场观点20221121-1127

房地产

华泰证券:

“保交楼”源头活水再加量工行白银,房企纾困支持不停步

11日21日,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央行拟发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至2023年3月31日前,央行将向商业银行提供2000亿元免息再贷款工行白银。同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的主题演讲提到:支持实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支持有一定比例涉房业务的企业开展股权融资。本轮政策救项目、救企业双管齐下,民企纾困步伐逐步加大,叠加供需两端政策持续发力,我们期待更多针对市场托底和房企纾困政策空间。建议继续关注有机会将融资优势转化为拿地和销售优势的央国企和少数头部民企。

“保交楼”源头活水再加量

8月的第一轮专项资金为2000亿低息贷款,前两年利率为2.8%工行白银。此次贷款支持计划要点有3个:1、设置在2023年1季度末之前,强调了保交楼的时效性和紧迫性;2、此前专项借款资金主要来自于政策性银行,而此次则为对应的配套融资,规模相当于1:1;3、此次为针对商业银行的免息再贷款,“保交楼”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自9月第一轮专项借款下达以来,郑州、沈阳等各地均已有资金到位,稳市场、稳预期的导向下,实体层面已开始逐步显现相对积极的信号。前10月全国竣工面积同比下滑18.7%,较前7月降幅收窄4.6pct,后续需要关注落实的进展。

再提支持涉房企业股权融资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的主题演讲中也提到:支持实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继续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债券融资需求,支持涉房企业开展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支持有一定比例涉房业务的企业开展股权融资工行白银。 截至目前,第二轮民企增信发债规模已达500亿(龙湖集团200亿、新城控股150亿、美的置业150亿),关注后续民营房企融资进展。

双管齐下工行白银,纾困步伐继续加大

本轮政策救项目、救企业双管齐下,民企纾困步伐逐步加大,叠加供需两端政策持续发力,我们期待更多针对市场托底和房企纾困政策空间工行白银。建议继续关注有机会将融资优势转化为拿地和销售优势的央国企和少数头部民企。

国金证券:

2022年11月21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会议指出要用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支持民营房企发债融资;完善保交楼专项借款新增配套融资的法律保障、监管政策支持等,央行拟在2023年3月前向商业银行提供2000亿元免息再贷款,用于支持保交楼,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工行白银。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支持涉房企业开展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支持有一定比例涉房业务的企业开展股权融资。同日,杭州市房管局明确在城西科创大走廊实施差异化购房政策。

评论

“第一支箭”再度出手,加大支持保交楼各项配套融资工行白银。继8月政策性银行提供2000亿全国性“保交楼”专项借款、9月底监管机构要求六大国有银行对房地产行业提供新增6000亿元融资支持、11月股份制银行也将提供4000亿元的新增融资后,央行信贷支持措施再度出台。此次央行提供的2000亿元免息再贷款是全新的、阶段性政策,与此前的保交楼专项借款(多用于未售项目的保交付)有所不同,将化解未交楼个人住房贷款风险,支持已出售、但逾期未交付,并经过金融管理部门认定的项目加快建设交付。我们认为此举主要目的是解决存量的交付问题,能对市场信心有所修复。

“第二支箭”加速落地,有优质抵押物的公司更受益工行白银。在11月8日交易商协会表示继续支持民营企业发债融资(“第二支箭”,规模达2500亿元)后,多家民营房企积极响应,龙湖集团、美的置地、新城控股等较优质民营房企150-200亿元规模不等的中票已获交易商协会受理。在尚有较优质抵押物的情况下,预计多数民企前两次的中票发行成功率较高,而后期债券的发行成功率更需看抵押物的质量高低。我们认为优质抵押物多、短期公开债务压力较小的民营房企,在政策支持下或能渡过当前的现金流困境,如新城控股等。

“第三支箭”仍可期待,或利好负债率相对较高的央国企工行白银。继10月证监会相关人士表示允许部分存在少量涉房业务、但不以房地产为主业企业在A股市场融资后,证监会主席再度表示支持有一定比例涉房业务的企业开展股权融资,我们认为房企“第三支箭”股权融资仍可期待。港股房企的股权融资当前暂不受限制,近期碧桂园、雅居乐相继成功配股融资39.2亿港元、7.9亿港元;若A股股权融资适度放开,我们认为当前仍有拿地能力但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的央国企更能受益,可降低杠杆继续获取优质土储。

需求侧宽松进入加速期,政策协同托底楼市信心工行白银。继上海、北京局部放松限购,释放高能级城市宽松信号后,成都和西安相继放开限购;杭州在11月中旬放松认房又认贷标准后也局部放松限购,实施差异化购房政策。行业的平稳发展需要房企在销售、投资和融资端都保持健康,我们预计未来高能级城市将持续发力,取消局部区域限购、逐步放松新房限价、放松认房又认贷标准、下调房贷利率等均可期,促进房地产业回归良性循环。

投资建议

从供给端看,信贷、发债、股权融资“三支箭”的政策组合拳能一定程度防止风险扩散,支持部分优质民营房企渡过低谷;从需求端看,宽松政策更利好有高质量土储的央国企和改善型房企,其长期逻辑更加坚固工行白银

债市

中信证券:

随着城投平台市场化转型的不断深入,2022年以来城投与政府或主动或被动“声称”退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现象有所增加工行白银。 而各家平台公告退出的理由各不相同,可能存在厘清政府债务债权关系,也有可能为了更好的进行市场化发展,当然也不排除为了融资行为更符合资金方的特定要求。实事求是而言,城投平台与地方政府的连带千丝万缕,仅凭“一纸公告”能否剪断?“退出”实际效力如何?对市场影响有多大?是我们本篇报告力求探讨的核心。

2022年以来城投平台退出地方融资平台的现象有所增加工行白银。随着城投平台市场化转型的不断推进,以及隐性债务防控的“三令五申”,部分地区开始了隐性债务清零的工作试点。在此背景下,部分符合要求的城投平台也在不断谋求新的发展路线,有些因此退出地方融资平台,以追寻更市场化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进入2022年以后,诸多城投平台公告退出地方融资平台,不再承担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职能。宣布退出的城投公司涉及辽宁、河南、安徽等省市,所涉及的城投平台所属地区行政等级较低,集中在区县级水平,且大部分城投平台公告当日已无存续债券。

部分城投退出是为厘清与政府债务关系,但更多是为拓宽融资渠道工行白银。2022年以来财政部两次通报隐债问责的典型案例,当前隐性债务的防控是仍是政府工作的主线之一。在此背景下,部分城投平台宣布退出地方融资平台名单,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厘清与政府的债务关系,减轻地方政府隐债压力。由于我国债券市场监管的差异,名单内的城投平台融资端曾有些许限制,因此更多的城投平台退出名单实现市场化转型是为拓宽自身融资渠道,从而可以“换个身份”更好的服务政府。

城投和基建在城镇化进程中的职能不会戛然而止工行白银。当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较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城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城投和基建相辅相成,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行中,城投平台作为地方政府最有力的帮手,参与承担了大量建设项目,而基建又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除了部分经济十分发达的地区,其余大部分地区仍需用基建来拉动地区经济和铺垫招商引资,因此城投和基建在城镇化进程中的职能不会戛然而止。

城投平台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难以凭借“一纸公文”完全割裂工行白银。 城投债发行具有明显地域特点,北上广等经济十分发达地区城投债发行占比相对较少,而贵州、宁夏等无明显产业支柱,且发展需求较大的地区城投债发行占比相对较高。值得注意的是,城投债占比和城镇化率有明显的负相关性,即城镇化率低的地区城投债占比普遍较高,更好地印证了部分地区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离不开城投平台的帮助。2017年以来,城投平台其他应收款规模始终处于上涨趋势,较高的其他应收账款规模一定程度显示出城投平台与地方政府关系紧密,“一纸公文”的退出难以实质性割裂两者的关联。

城投平台公告退出名单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地方政府工行白银。通过观察城投平台退出名单后其存续债券的利差走势,发现其存续债券仍具有“城投属性”,因此“退出平台”无法完全割裂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此外,地方政府推动城投退出地方融资平台是为了城投公司更好的市场化发展、转型,也为了在融资关系上更好的厘清政企角色。但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始终存在的,退出后的“城投”公司仍然在为地方政府发展服务。今年以来城投公司多以“市场化转型”为由退出地方融资平台,但并不代表与地方政府就此彻底割裂,退出平台名单可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在一定领域为企业带来便利,有时候退出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政府。

华安证券:

国办2016年88号文工行白银,财政重整大纲

财政重整首度提出于国办88号文,其中明确将政府债务风险事件划分为四个等级,并设置具体的措施及终止条件工行白银。 当一般债务付息率/专项债务付息率任一达到10%以上时,财政重整将强制执行。

整体来看,财政重整针对地方政府显性债务,一旦实施,对于城投基本面的影响偏负面工行白银。财政重整加强了对地方政府显性债务的管控,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制度化的政策保障。但是多方面限制财政开支措施,减少了政府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支出,影响经济发展。对于城投而言,尽管重整有利于管控区域债务风险,改善显性债务安全性,但是一旦政府缩减开支,或将影响对于城投代建项目的回款、财政补贴以及偿债支持。

管中窥豹:政策落地以来工行白银,仅出现三个公开重整实例

2018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触发财政重整的主要为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安岳县,以及2020年黑龙江鹤岗市工行白银。其中资阳市的两个区域均为专项债务付息率超标触发财政重整强制条件,鹤岗市则为政府无法按时偿付本息触发财政重整。截至目前,前两个区域已经完成财政重整,鹤岗市正采取申请省级补助,盘活国有资产进行重整计划,2021年各级政府债务均已按时偿还。

刨根问底:2016-2021,还有哪些地方可能发生过重整2016年以来,地方政府专项债付息额逐年扩张,近年较为稳定工行白银。 从规模来看,省际分化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特征,专项债付息率与之相反。

运用“专项债付息率=地方政府专项债付息额/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计算2016-2021年地方政府专项债付息率发现:纵向对比下,地方政府专项债付息率呈现上升趋势,2020年及以前,全部省份的专项债付息率处于10%以内的健康水平,2021年出现超标省份工行白银。 横向比较下,专项债付息率呈现西部、东北省份>中部省份>东部省份、直辖市特征。专项债付息率超标城市大部分位于中西、东北部地区。

分城市来看,2016-2018年,专项债付息率超出过10%的城市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2019-2020年这一数量回落,2021年大幅增加工行白银。 其中具体数据为:2016年2城,2017年8城,2018年9城,2019年8城,2020年2城,2021年25城。从城市分布来看,大部分专项债付息率超标的城市位于西部、东北部省份,少部分位于中部省份,暂时未有东部省份城市出现超标。

展望后市,2022年哪些区域或面临财政重整?我们采用“2022预测专项债付息率=2021专项债务付息额/2022预测政府性基金收入”这一公式对2022年预计进行财政重整区域进行测算工行白银。 此处测算结果由于分母分子层面的口径误差,存在偏小的特征。测算结果发现2022年超三成的省份专项债付息率在10%以上。

总结展望:财政重整六周年工行白银,未来将走向何方?

财政重整加强了地方政府对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控,但是对于城投的影响整体偏负面工行白银。在当下土地市场低迷情形下,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预计同比下跌,专项债额度高幅增长,88号文定量标准是否会适度宽松或有所调整?有待观望。

股市

安信证券:

估值分化指数:上周行业估值分化指数回落工行白银,仍处区间底部全球市场概览:上周A股涨跌互现,成交量相较上一周有所上涨市场风格:上周小盘风格占优

货币市场:上周流动性边际宽松

基金发行:上周发行上升工行白银,仓位处历史中位

市场情绪:上周A股换手率下降工行白银,美国恐慌指数上升国债及外汇市场:上周国债收益率上升,人民币升值资金流向:上周两融余额上升,A股资金流出,北向资金流入重要股东减持:上周化工行业减持最多

机构调研:近一个月机构密集调研电子行业和数智化公司出口:10月工行白银我国出口汽车相关产品提速

货币供给与社融:10月份M2同比下降工行白银,社融增量下降中游景气:10月大型拖拉机销量增速下落,新能源汽车销量维持高位

中信证券:

存量调仓、增量入场和低仓位滚动交易推动行业板块快速轮动工行白银。当前行业板块的快速轮动是存量调仓、增量入场和低仓位滚动交易多种交易模式共振的结果。存量调仓主要体现在煤炭、油气、新能源等高景气板块最近表现持续低迷,而与防疫政策调整、地产政策纾困的相关行业涨幅较大。增量入场主要体现在几乎所有股价仍处于低位的行业个股在近期都出现了轮动上涨,今年三季度末仍处于过去3年股价后10%分位的中信二级行业,截至目前,平均分位数上升了5.1个百分点。低仓位滚动交易则主要体现在对一些主题交易的热衷,例如AIGC作为新兴起的概念,对应主题指数在11月以来涨幅高达20.6%。这些交易行为共同作用下,A股呈现了行业板块快速的轮动交易。

全面修复行情正处于政策驱动的上半场,继续均衡配置三条主线工行白银。在防疫举措灵活调整、地产支持政策不断加码以及地缘环境迅速改善背景下,市场投资者风险偏好全面修复,同时活跃资金仓位仍处于低位,导致市场出现主线不清、高度博弈和快速轮动的特征,这反而意味着全面修复行情的趋势更加明确。直至经济快速恢复进入新的稳态,市场才会进入到由业绩驱动的全面修复的下半场。当前建议重点关注政策落地后受益明显的品种,具体包括以下三条主线:

①疫情精准防控下的受益板块,重点关注新冠相关的疫苗、特效药、消费医疗器械、医药流通等细分行业;②房地产“第二支箭”加速落地对市场预期的提振下,重点关注优质的地产开发商,地产产业链上的建材、家电,以及前期估值受压制的优质银行,受益长端利率上行的保险;③全球流动性拐点预期出现,重点关注港股(互联网、创新药)和贵金属工行白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