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第30期(8.15-8.19)国内碳市场交易行情周报
全国配额成交情况
8月15日至8月19日,共有5个交易日,挂牌协议交易每日均有成交量,大宗协议交易本周无成交量币交易行情。本周碳市场活跃性不强,碳价稳定在为58.00元/吨,最高成交价58.00元/吨,最低成交价58.00元/吨,本周五收盘价为58.00元/吨,与上周五持平。本周总成交量为80,800吨,相比上周大幅下降。
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
本周总成交量80,800吨,总成交额约468.64万元币交易行情。
累计成交量195,002,771吨,累计成交额约855029.53万元币交易行情。
挂牌协议交易:周成交量80,800吨,周成交额约468.64万元币交易行情。
大宗协议交易:本周无成交量币交易行情。
展开全文
开盘价:5个交易日开盘价均为58.00元/吨币交易行情。
收盘价:5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为58.00元/吨币交易行情。
本周5个交易日最高价均为58.00元/吨币交易行情。
本周5个交易日最低价均为58.00元/吨币交易行情。
北京配额成交情况
●北京碳市场本周成交量为38515吨,较上周的31056吨相比上涨了24.02%币交易行情。
●北京碳市场本周碳价浮动较大,成交均价最低值为71.01元/吨,最高值为92.57元/吨币交易行情。最终本周成交均价收于71.01元/吨,与上周的92.9元/吨相比下降了23.56%。
天津配额成交情况
●天津市场本周仅有两天产生交易,成交均价呈下降趋势币交易行情。
●本周成交量为13840吨,与上周相比下降了273%,自378696吨下降至13840吨币交易行情。
上海配额成交情况
●上海本周碳价呈“v”字趋势,本周最终收盘价与上周相同,最终收盘价为60.45元/吨币交易行情。
●本周线上成交量66吨币交易行情。较上周成交量相比下降20%。
重庆配额成交情况
●重庆市场本周碳价先降后升,达到了历史新高47元/吨,8月17日碳价涨幅为44.17%币交易行情。
●本周线上成交量为14533吨币交易行情。
湖北配额成交情况
●本周湖北碳市场的碳价逐渐回升,最终收于47.12元/吨,与上周相比上涨了5.86%币交易行情。
●本周线上成交量总量为29805吨,与上周的63352吨相比下降了52.95%币交易行情。
广东配额成交情况
●广东碳市场本周碳价波动较曲折,本周的碳价峰值发生在周三为78.99元/吨,碳价最低值为周四77.09元/吨币交易行情。本周收盘价较上周相比上涨1%,自77.35元/吨上涨至78.28元/吨。
●本周线上成交27668吨币交易行情。与上周590402吨的交易量相比下降95%。
深圳配额成交情况
●深圳碳市场本周碳价呈下降趋势,最终收盘价为51元/吨,与上周收盘价46.74元/吨相比下降8%币交易行情。另外本次是深圳碳产品融合改造后第一次突破50元的关口。
●本周线上挂牌交易共成交933573吨币交易行情。挂牌交易量与上周944873吨相比下降了1%。
●本周有四笔大宗交易分别为8月15日的11000吨、8月16日的35817吨、8月17日的53311吨与8月18日的120000吨币交易行情。
福建配额成交情况
●福建碳市场本周碳价较上周有所回升,最终收在25.5元/吨,较上周的收盘价19.8元/吨相比上涨28.79%币交易行情。
●本周总交易量为10778吨币交易行情。与上周36862吨相比下降70.76%
国内各区域碳市场成交情况分析
●本周8个地方碳市场的配额交易总量为1068778吨,与上周的2060961吨相比下降了48.12%币交易行情。
●8个地方市场中深圳市场最为活跃,成交量达到了933573吨币交易行情。这是由于深圳排放权交易所于8月12日进行了2021年度深圳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发放,此次竞价的发放极大地活跃了深圳的碳市场,并且深圳的碳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已于本周突破50元关口,这是继深圳产品改革后峰值碳价的再一次新高。
●北京和湖北本周成交量分别居于第二和第三币交易行情。本周8个试点市场均有成交。
●8个试点市场的碳价差异十分显著,其中北京试点市场以86.79元/吨的成交均价居于最高币交易行情。广东和上海碳价分别居于第二和第三。本周成交均价最低值仍为福建的26.01元/吨。
CCER成交情况
●本周仅有天津、北京、深圳、四川市场产生CCER交易,其中深圳以65498吨成交量居于最高,本周四个试点市场成交总量为110810吨币交易行情。
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指数
●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指数由清洁能源发电、能源转换及存储、清洁生产及消费与废物处理等公司组成,以反映沪深市场低碳经济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币交易行情。
●本周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指数较上周有所上涨,本周呈先升后降趋势,最终收于2883.71点,与周一开盘的2828.72点相比上升了1.94%币交易行情。
数据来源:全国碳交易及各试点碳市场交易所、中证指数官网
河北碳排放权服务中心出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