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双核驱动 巴南高新技术企业十年增长9倍

Connor 币安交易所app下载 2022-10-30 116 0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报告还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航空动力

近年巴南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迎来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航空动力

上游新闻记者从巴南科技局获悉,十年来,巴南区科技投入大幅提高,科技型企业数量成倍增长,同时创建了一批高质量创新平台、转化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一流创新要素不断向巴南集聚,科技创新浪潮澎湃,2012年至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从18家增长到163家,增长超9倍;2016年至2022年,全区市级科技型企业从87家增长到4539家航空动力

搭建平台赋能科技创富梦想

走进重庆国际生物城美莱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动物实验中心,这里设施先进、人才济济航空动力。公司副总经理王涛介绍,该企业通过药学研究、临床前新药筛选以及生物样本检测等,为园区内制药企业提供合同研发外包全链条服务,以缩短药物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和美莱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一样选择落户重庆国际生物城的还有重庆宸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航空动力。该企业专注于糖尿病治疗性药物研发和生产,有多个一类新药进入临床试验环节。“这里土地、劳动力价格优势明显,研发扶持力度大,给予了我们这样处于研发起步阶段的企业极大支持。”重庆宸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高峡说。

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家家企业发展如火如荼……谁能想到,5年前,这里只是一个普通的服装工业园区,入驻企业大多从事服装代工生产航空动力

2012年,我国提出发展生物医药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航空动力。巴南区大胆规划,让木洞服装工业园向生物医药产业转型。然而,对于缺乏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和发展经验的木洞服装工业园区来说,发展传统产业不难,发展新兴产业却是难上加难。

转机出现在2017年航空动力。为吸引生物医药企业落地,巴南区陆续出台一系列人才引进、产业扶持政策予以支持,还着力构建“研发+平台+基金”配套服务体系,并携手上海张江药谷、武汉光谷生物城等东中部生物医药园区共同打造“长江经济带生物产业联盟”,重点承接这些地区的科研成果产业化项目,并与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共同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展开全文

如今,重庆国际生物城已拥有7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成为重庆唯一被纳入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工程的园区,全市15个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创新药物中,这里就占9个航空动力。不仅如此,重庆国际生物城还建立研发孵化中心、高端药物技术转化平台等服务机构,形成包括基础实验、动物实验、药品审批等配套服务体系。

重庆国际生物城只是巴南区推动科技平台建设的一个缩影航空动力。回眸细数,巴南区共建成市级以上研发平台120个,其中国家级10个、市级110个,覆盖部分优势产业、民生领域,共同构筑起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强大矩阵。

激发动能科技型企业陡增

宗申产业集团工厂总装车间,一辆辆英姿勃勃的赛科龙RT3大排量摩托车陆续下线装车,马不停蹄奔赴各地市场航空动力

不止赛科龙RT3,整个宗申产业集团近十年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营业收入翻番航空动力。在全球汽车行业销量持续下滑、疫情冲击的大背景下,宗申产业集团何以实现逆势上扬、强劲增长?它的答案是:科技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宗申产业集团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航空动力。其中,重庆宗申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通过吸纳国内外技术专家和创新团队技术、项目,实现开放、共享的全球协同创新,成功完成从传统能源动力到清洁能源动力、从小型装备到大型装备、从个体创新到集群创新等产品提档升级和模式升级。2018年,重庆宗申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重庆市新型高端研发机构。

如今,宗申产业集团已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小型热动力机械制造企业,在摩托车动力、通用机械、三轮摩托车3个领域多年稳居国内行业第一航空动力。其自主研制的活塞式航空动力成功搭载多款无人机,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通过公司研发的新能源发卡电机产线装备的设计、建设,实现从产品研究向产线研究的突破;其公司控股的汽摩交易所拥有全国唯一的商品现货交易牌照,已初步形成产业链交易、数据服务、融资增信服务、科技服务四大业务体系。

科技创新,重在企业航空动力。为做好科技型企业培育工作,壮大科企“森林”,巴南区厚植科技创新土壤,持续加强科技型企业管理服务工作,制定培育工作方案和发展路线图,帮助企业申报科技型企业。2016年至2022年,全区市级科技型企业从87家增长到4539家;2012年至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从18家增长到163家。

优化生态构建人才积聚高地

在巴南区先进技术创新中心,重庆理享生态修复研究院有限公司创始人刘毫正在抓紧研制环保菌剂航空动力。目前,该公司研制的超抗逆复合菌剂,在处理污水中显示出超强的处理能力和竞争能力,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

事实上,今年6月,刘毫刚读完重庆理工大学研究生,也正是今年,他创办的公司年产值将突破1000万元航空动力

时间回到2019年航空动力。刘毫在学校实验室成功研发第一款超抗逆复合菌剂,并获得了专利。学校和区科技局主动跟进,帮助刘毫和另外两名同学创立重庆理享生态修复研究院有限公司。

“成立初期,企业面临缺乏研发场地和资金短缺的双重考验航空动力。”刘毫坦言,政府为其协调解决了30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给予减免租金以及水电气费等红利,并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对接,解决了初创企业生存的燃眉之急。正是在这样的政策支持下,刘毫创办的公司年产值实现翻番。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航空动力。巴南区先进技术创新中心,是巴南区充分发挥环重庆理工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一圈带多圈”“一校带多校”作用,校地合作共同打造的创业孵化平台。近十年,巴南区大力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行动计划,创新出台《“菁英计划”高层次创新人才激励办法》,每年拿出2000万元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对优秀人才进行激励。同时,在全市率先出台《重庆市巴南区高层次人才入选重庆英才计划激励办法》,不断集聚人才科创的“最强大脑”。

如今,在一系列利好政策吸引下,巴南区累计培养“重庆英才计划”入选者30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13个,重庆市“鸿雁计划”入选者41名,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区级学术技术带头人82名及后备人选40名,区级“菁英计划”人才191名航空动力

十年间,巴南区科技创新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不断涌现出新的活力,每个巴南人既是参与者更是受益人航空动力。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新的历史起点,巴南区将不断拓展创新发展内涵和外延,力争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即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2.8%,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00家以上,让创新这个发展第一动力更加强劲。

上游新闻记者 孙磊 通讯员 袁启芳 郭进

编辑:杨四海

责编:吴金明

审核:冯飞

评论